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认为陨石,即撞击地球地面的小行星碎片,是由小行星带中不同的太空岩石中分离出来的。
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它们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未知的地点起源。
这项研究观察了超过5亿年的含有陨石的海洋沉积岩,检查了15个不同的时间窗口,发现它们都起源于小行星带,但不清楚它们来自小行星带的何处。
研究人员Fredrik Terfelt和Birger Schmitz在研究摘要中写道:“我们认为,陨石和小行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入地球的小型小行星与小行星家族形成事件的序列,并没有主要的联系。”“另一个未知的发射过程,似乎与小行星带的一个非常有限的区域有关。”
研究人员能够从他们的研究人员那里收集到的是,陨石通常来自小行星带的一个非常小的区域。
此外,在过去的5亿年里,陨石喷发的过程“非常稳定”。
Birger Schmitz是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的一名教授,他称自己走遍了世界各地——加州、瑞典、中国和俄罗斯——以获取不同的沉积岩样本进行研究。在观察了不同的岩石之后,关于陨石的起源,他留下了更多的疑问:“我们不知道小行星带中的陨石主要来自哪里。”
科学家们通常从每个地点收集岩石样本后,把它们放在盐酸中,剩下的残留物则显示了残留物和铬尖晶石颗粒——铬尖晶石颗粒,是陨石中常见的矿物。
大多数小行星生活在主小行星带,即火星和木星之间的空间区域。
据美国宇航局称,已知有100多万颗小行星存在,但还有更多尚未确定。一块小行星或彗星,也被称为流星体。一进入地球大气层,它就会变成流星、火球或流星。到达地面的碎片,就被称为陨石。
如今,陨石到达地球的通量的变化,通常用碰撞级联模型(cascading model)来进行描述。但据研究人员在他们的最新研究报告中表示,在观察了超过2万磅(1万公斤)的岩石后,Fredrik Terfelt和Birger Schmitz还是没有发现一次已知的碰撞事件。
事实上,他们发现在过去的70个主要家族组成的破裂撞击中,只有1个似乎对地球的通量产生了强烈的增强。他们认为,陨石和小行星在较长的时间内被送到地球上,主要与小行星家族形成事件的序列无关。另一个未知的发射过程,似乎与小行星带中一个非常有限的区域有关。
对于这个巨大的谜团,他们认为还有更多值得探索的地方。Schmitz说,了解陨石的起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哪些太空岩石在未来可能危及人类。
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