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除了“逛吃逛吃”之外,夜间消费还有什么?

财经 时代在线网    2019-07-25 20:14

[摘要] 过去地方政府将发展“夜市经济”聚焦在扶持饮食行业上,而随着夜间经济新业态的出现,有望在文化等领域带来新的消费想象。

如果说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必杀技,那么“夜间消费”或许是其中最重要的王牌。单从餐饮这一项来看,根据美团点评大数据,2018年该平台夜间餐饮消费交易额较去年增长47%,同时高于日间的增速2个百分点。

近期,北京、天津、上海等多个城市相继出台支持“夜间消费”的意见,激发“夜间经济”新动能,将其提上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

“夜间消费”成发展新动能

世邦魏理仕成都分公司总经理邓耀华曾表示,新消费场景的产生,来自对空间或时间的延展,但空间延展到一定阶段是有边界的,城市不可能无限扩张,因此转而从时间维度去挖掘潜在的消费力,即以营业时间的延长,去换取更多的客流量,这是夜间经济开始发展的客观因素。

从时间上延展的夜间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可以有多大?以目前夜间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伦敦来看,商业团体London First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曾发表报告指出,2014年伦敦夜间消费贡献了177亿英镑至263亿英镑的毛附加价值(GVA),直接支持了72.3万个工作岗位。澳大利亚德勤经济研究所也指出,澳大利亚的夜间经济每年能够创造超过270亿美元产值,约占GDP的3%。

中国虽然暂时缺少夜间经济的权威数据,但最近,不少一二线城市在已经瞄准这一目标,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夜间经济。

例如,北京市在今年7月最新发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其中提到,到2021年底要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满足消费需求。

为了配合“夜经济”的发展,北京市也从其他方面完善配套措施。从7月19日开始,北京的地铁、公交车、网约车、停车场等开始实施新的运行方案,地铁1、2号线实施每逢周五及周六延长运营时间;在重点区域的25条夜班公交将缩短发车间隔,并新开7条夜间接驳公交。

对于北京而言,发展“夜间消费”更是希望借此寻找消费增长的新动力。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47.7亿元,增长2.7%。虽然消费总额不小,但2.7%的增速在全国各城市之间排在倒数第二。

和北京一样,天津、上海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夜间经济发展。天津提出要重点打造6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每个区至少打造1个区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上海则提出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夜间区长”和“夜间生活首席执行官”。同时两地都在文件中强调了夜间经济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意义,体现城市的开放度和活跃度。

其他城市纵使还没有明确针对夜间经济的发展意见,但在其他的政策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提及。以著名的“网红”城市成都为例,在《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行动计划》中就强调了要挖掘夜间消费新动能,加强夜间经济的环境营造,加快培育锦江夜消费商圈等措施。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更预测,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城市出台政策,争相成为“不夜城”。

从“夜市经济”到“夜间经济”的升级

美好的蓝图有了,配套的促进措施也在路上赶来,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夜间消费,我们可以消费些什么?

中国旅游研究院赵一静博士指出,目前国内的夜间消费还是以餐饮、休闲娱乐、住宿等较为显著。《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也显示,晚上7点到8点是盒马鲜生的到店消费高峰,9点之后,二线城市外卖餐饮消费增长最快,市郊外卖消费增速超过中心城区。

而像过去重庆、北京等城市打造的夜间消费则特别侧重于“夜市经济”。

2014年,重庆市就已经先行一步提出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夜市经济的意见》,对发展夜市经济给予审批、优惠、配套、示范建设等四方面的扶持政策。

北京则在去年5月出台《支持“深夜食堂”特色餐饮发展项目申报指南》,重点发展美食、购物等夜市产业。

不过,广东省华南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文丹枫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发展夜间经济应该要以新业态思维,丰富夜间消费形态。在业内看来,“夜间经济”还应囊括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等多业态。

实际上,目前不少地方政策开始重视从夜市经济到夜间经济的转型。

从今年北京市提出的促进夜间消费的措施可以看出,夜间消费正在导向更加多元的“夜间经济”上,其支持的范围远不止之前已有提及的餐饮,还特别明确了要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和开发夜间消费“打卡”地。

夜间消费从聚焦饮食到开展更多场景的消费活动,背后折射了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指出,消费者对于深度文化体验消费热度高涨,书店、茶社、剧院成为了夜间消费市场的文化亮点,诚品书店、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等文化场所夜间消费热度高涨。

重庆杨家坪商圈办主任李葭萌也计划在该商圈引进第一家24小时图书馆。他告诉时代财经:“消费者的需求和选择影响了市场的空间布局。”在他看来,过去的夜间消费发展太过于倚重餐饮行业,而从文化行业的角度考虑比较少,下一步他将考虑更多文化消费上的规划。

这也意味着,过去地方政府将发展“夜市经济”聚焦在扶持饮食上,而随着夜间经济新业态的出现,有望在文化等领域带来新的消费想象。文/时代财经柳军、梁施婷(实习)

【以上内容转自“时代周报”,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时代周报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4031FRS

责任编辑: 4031FRS
  热点精选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