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银行机构'牵手'文创产业:债股结合'贷'动发展_TOM财经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银行机构'牵手'文创产业:债股结合'贷'动发展

2017-12-28 14:08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李彤)今年以来,随着《人民的名义》、《军师联盟》、《吐槽大会》等一系列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的热播,文化金融产业受到业界关注,资本追逐的势头更盛。金融机构如何选择文化产品和企业,预测其成长性?文化企业怎样持续经营,避免昙花一现,成为产业健康发展直面的问题。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日前,杭州银行北京文化金融事业部挂牌,又一家金融机构正式进军文化金融产业。早前,民生银行建立文化产业金融事业部、平安银行建立医疗健康文化旅游事业部、潍坊银行建立文化金融事业部;工商银行、北京银行等,在各地区建立文化特色支行。

在杭州银行北京分行行长陈岚看来,金融机构选择文化产业客户有四个维度。首选作品是文化企业的基础,要体现时代精神和文化自信,符合市场和观众的文化需求;其次是挖掘人的核心作用,好的IP资源是“矿产”,如何挖掘、包装、产业化运作,需要团队协作;三是知识付费是文化公司匠人、科技、产品的具体体现,2015年全网内容付费用户0.48亿人,到2018年预测将接近3亿人;四是重视“二八定律”,在每个细分领域有几家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粘性一旦形成将获得竞争优势,但“头部”效应又不是固化的。

“再小的企业在自己的赛道中都有存在的必要,大量的中小文化企业亟待金融服务,但不被传统信贷所接纳,这为债权合作及投贷联动带来机会。”他说。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文化企业多数规模较小,实力不强,还没有整合形成产业竞争力,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文化企业的融资信息与金融服务之间难以实现快速对接;商业银行仅靠贷款利息收入,无法覆盖文化企业可能产生的高风险;无形资产评估交易体系不健全,知识产权质押制度不完备,制约了文化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陈岚认为,金融机构为文化产业提供资金“活水”,不能仅是简单粗暴发放贷款,而要将债权与股权相结合,对应企业成长周期匹配资金需求,进行现金流结构的债权融资,在固定利息收入的基础上,寻求分享股权增值收益,将多方利益最大化。

 

责任编辑: 3858NCY

责任编辑: 3858NCY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