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疫情防疫形式更加严峻,多地环境中检测出阳性样本。然而,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在污染环境物品表面的活病毒也可以传染人。因此,对环境进行消毒也是防疫的关键。
目前,对环境中的病毒进行消杀主要采用次氯酸钠等含氯消毒剂。然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趋势下,含氯消毒剂的大量使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绿色、高效的新冠病毒灭活方法。
近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其他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电化学氧化灭活新冠病毒(SARS-CoV-2)的新途径,利用电解水过程中阳极产生的活性氧物种,在实验室中实现了对新冠病毒的彻底灭活。
计算模拟表明,在电解过程中阳极NiOOH表面上产生的活性氧物种(*OO)能够有效氧化并破坏新冠病毒刺突(S1)蛋白的关键受体识别区域(RBD),从而实现对病毒的彻底灭活。这一绿色且高效的电化学灭活策略为阻断含有新冠病毒的气溶胶、污水等潜在传播途径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青促会、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TOM2022-05-24 17:5705-24 17:57
TOM2022-05-24 17:5505-24 17:55
TOM2022-05-24 17:5505-24 17:55
TOM2022-05-24 17:5505-24 17:55
TOM2022-05-24 17:5505-24 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