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为什么中国大型动物少了这么多?文明发展是主因,而不是气候变化

财经 前瞻网 2019-12-25 09:32
为什么中国大型动物少了这么多?文明发展是主因,而不是气候变化

奥尔胡斯大学(Aarhus University)和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他们以中国的档案记录,和公元2年至1953年的气候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巨型动物分布动态和社会发展的地图。他们发现,自公元初以来,中国巨型动物群范围缩小的主要驱动因素一直都是文明发展,而气候的直接影响几乎为零。

当今时代,人类活动在推动地球生物多样性变化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并造成了已经初露矛头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但人们对导致这种情况的历史进程却知之甚少,而且往往也没有强调文明发展是人为影响的潜在关键过程。现在,来自奥尔胡斯大学和南京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文明发展的影响在推动历史大规模生物多样性变化方面已经超过了气候变化的影响。

通过深度研究与具有重要文化价值野生巨型动物物种有关的中国行政记录,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了五种中国巨型动物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那就是持续数千年之久的农业土地和农业集约化传播,以及特定汉族文化的扩张,其中气候的直接影响非常少,甚至为零。

文明发展是主要原因,而不是气候变化

奥尔胡斯大学变化世界生物多样性动态中心(BIOCHANGE)主任、资深作者Jens-Christian Svenning教授说:“中国保存完好的2000多年文字记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让我们可以重建文明与自然在广大地理区域相互作用的长期动态。”研究的五种巨型动物类群包括亚洲大象(Elephas maximus),亚洲犀牛(Rhinoceros sondaicus, R. unicornis和Dicerorhinus sumatrensis),老虎(Panthera tigris),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和棕熊(Ursus arctos),所有这些动物都广泛分布在研究区域,并且在古代中国的文化活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奥尔胡斯大学和南京大学博士后、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Shuqing Teng解释说:“古代中国曾经拥有高生物多样性的大型哺乳动物群落,即使是在当今人口已经变得稠密的地区(比如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也不例外。我们的研究表明,这种丰富的巨型动物群落在相对近期的损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北方密集农业活动与汉族文化的南下扩张。”

研究区域中的这些群落区域灭绝与上述社会文明动态相符合,但与气候变化并不一致。在过去的2000年里,气候上至少有两次明显的变冷和变暖周期,包括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河期,年平均温度在1 - 1.5°C左右波动,但这两个时期对巨型动物的活动范围都没有明显的影响。

文明过滤的重要性

此前的“常识”认为,在工业革命和20世纪的快速发展之前,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会在这么大的时空尺度上对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造成太大影响,但这项研究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表明,文明发展在历史上对大规模巨型动物模式的影响已经盖过了气候变化的影响。

这一发现强调了文明从历史物种库中过滤当前生态组合中的重要性。通过文明过滤的视角,这也应该可以激发人们思考到底什么是自然——特别是帮助克服基线变化综合症(Shifting Baseline Syndrome,即由于缺乏对早期衰退的认识,倾向于接受一个已经退化的状态作为自然状态)——以及我们打算保护或者恢复哪一个自然世界。

此外,文明过滤的变化还将会是应对人类纪生物多样性危机挑战的关键,因为正如这一次中国历史研究所显示的一样,这次危机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受人类文明所驱动的,而如何应对这一次危机也将会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挑战。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责任编辑: zhenggongbo

责任编辑: zhenggongbo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