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宇通自动驾驶巴士试运行,打造车、路、云新出行方案

财经 时代在线网    2019-05-21 10:47

[摘要] 随着宇通L4级自动驾驶巴士上线郑州开放道路试运行,自动驾驶商用化的进程上了一个台阶,但距离一套全新、可靠的城市交通新出行解决方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时代财经潘卓伦

5月17日,宇通L4级自动驾驶巴士在郑州智慧岛上线试运行,这标志着宇通客车打造的“智慧岛5G智能公交”项目正式落地。宇通自动驾驶巴士目前已经具备自主巡航、车路协同以及智能交互等功能,及后试运行将对公众开放。

打造新出行解决方案

时代财经在现场了解到,郑州智慧岛上的宇通自动驾驶巴士试运行线路全长1.53公里,共设3个站点,行驶线路包括主干道、双车道小路等路面,途经7个路口。目前该试运行线路投放了4辆自动驾驶巴士“小宇”,每辆巴士可提供8个座位,巴士充满电后在开空调的状态下可以行驶200公里。

舒适与安全,是所有巴士的两大着力点,在试乘环节上,小宇表现可圈可点。

在舒适性上,车的地台足够低,乘客上下车比较便利。另外,车厢四面环绕大面积玻璃,视野开阔,坐椅也比一般巴士舒适。

在安全性上,小宇的自动驾驶风格表现不错。在试乘过程中,小宇巡航的最高速度是20km/h,当遭遇变道车辆、过街行人、穿行而过的自行车/五类车时,小宇会统一执行刹停的应对策略,虽然刹车力度稍大,但整体还是给人相当强的安全感。对此,宇通智能网络研究院副院长彭能岭表示,目前“小宇”还属于“新手司机”的状态,还不能准确预测车辆或其它道路参与者下一步将采取的动作,因此面对复杂的路况场景时都是以安全为大前提采用最保守安全的测量,其自动驾驶系统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据了解,在下一代宇通的传感器技术中将会加入动态注意力检测系统,该技术可以预测动态物体的动作,这也会优化自动驾驶系统在刹车方面的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L4级自动驾驶巴士试运行线路的顺路落地,将进一步推动宇通从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商向5G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转型。

彭能岭表示,宇通之所以没有选择更成熟的L3级自动驾驶客车而拿出L4级产品作为本次自动驾驶线路试运行的载体,是因为L3(人和机器共同驾驶车辆)很难直接产生商业价值,而L4则终有一天可以去掉驾驶员从而实现压缩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及生产效率等目的。

虽然小宇现阶段运行还需要配备安全员,但从技术上说小宇完全可以自主完成路面行驶、充电等一系列日常运营环节,这对于预约巴士、城市BRT线路等新出行场景都有着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除了车端的技术,宇通这套解决方案还有“云”以及“路”两大核心。

“小宇的自动驾驶系统在遇到复杂路况需要做出决策时,会先在车端自行匹配场景,若没有找到解决方案就会寻求自动驾驶云控平台的帮助。”宇通5G规划专家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 “凭借5G技术虽然可以实现车辆与自动驾驶云控平台的0延时互通,但目前不管是车辆还是云端积累的场景都比较有限,待这个解决方案中的‘云’积累了足够经验后,它的地位与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

宇通自动驾驶巴士试运行,打造车、路、云新出行方案
图:路端V2X设施 来源:时代财经

而解决方案中“路”端的部分同样具有巨大潜在商机,以智慧岛的自动驾驶巴士试运行路线为例,在专用车道内宇通建设了包括5G红绿灯状态交信装置等在内的V2X设施,另外还有线路上的一体化智能站台,这些硬件在方案中同样是“刚需”的存在。

与单纯售卖自动驾驶车辆相比,宇通打包包括“车”、“路”、“云”在内的整套解决方案无疑会带来更大的收益。

法规、硬件成本等问题亟需完善

虽然宇通在自动驾驶商用化领域成功迈出第一步,但它面前的难关依然不少。其中,法规、硬件成本就是目前需尽快解决的问题。

尽管宇通自动驾驶巴士通过了有关测试及认证,获得了牌照,拥有《郑州市智能网联客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作为自动驾驶上路运行的法律基础,但目前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依然不健全。

长安大学副校长、国务院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赵祥模表示:“目前来讲,自动驾驶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不健全的,例如出现安全事故保险理赔的问题,是谁的责任,这些问题还需要修订。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相应管理和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会得到推动。”

至于自动驾驶的成本,主要体现在传感器之上。目前宇通的L4自动驾驶巴士采用以激光雷达为主的方案来识别路况,但其高昂的硬件成本带来了难以大规模量产的问题。

激光雷达和视觉感知两大技术路线不仅是宇通自动驾驶巴士面对的问题,更是一个行业问题,早前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就曾就抛出过“傻子才用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用了一大堆昂贵的传感器,毫无必要。”等的偏激言论。

宇通自动驾驶巴士试运行,打造车、路、云新出行方案
图:“小宇”右前方激光雷达 来源:时代财经

在活动上,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袁伟也坦言目前激光雷达的价格比较高,即使是最低的16线规格,成本也要好几万块钱,要想用规格更高的成本甚至要翻很多倍,作为一个产品来说这可能没法用。

但同时袁伟也指出激光雷达有着感知物体轮廓比较清晰、不受任何光线干扰的绝对优势,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产量上升以及新技术突破,不排除激光雷达的高成本问题会得到改善,另外也会探索激光雷达和视频的组合方案。

【以上内容转自“时代周报”,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时代周报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3965LC

责任编辑: 3965LC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