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于新怡)9月27日,交通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促我国邮轮经济升级发展。《意见》指出,到2035年,我国邮轮市场要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市场之一,邮轮旅客年运输量达到1400万人次;具备大型邮轮自主设计、建造能力,邮轮动力及推进系统、电气自动化系统及设备、邮轮舱室内装等装备制造业全面发展;东北亚、东南亚等邮轮航线、班期显著增加,沿海邮轮市场基本形成。
《意见》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邮轮运输旅游成为新型休闲消费方式,市场快速发展,自2006年市场起步以来我国邮轮旅客运输量年均增长40%以上,2017年达到243万人,拉动了消费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邮轮经济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动能、有效拉动内需、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相较国际成熟邮轮市场,我国邮轮市场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在邮轮设计建造、邮轮港口发展、旅游市场培育、旅客服务、物资供应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为此,《意见》明确了九个方面主要任务。具体来看,在入境游方面,支持开辟多点挂靠航线,规范提升岸上旅游品质,鼓励衔接长江等内河及沿海邮轮市场;在出境游方面鼓励培育发展东北亚、东南亚、洲际、极地及环球航线;深入研究公海游航线发展模式及配套制度,拓展旅游资源;多措并举,稳步推进五星红旗邮轮船队发展。
同时,进一步优化口岸环境和功能。重点推动“单一窗口”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邮轮旅客及物资口岸通关服务能力和效率。逐步扩大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15天免签政策实施范围,吸引境外游客乘坐邮轮入境旅游。充分利用出口退税政策,扩大我国食品等物资供应国际邮轮的数量规模,优化国际采购物资在我国口岸供船的检验检疫程序。支持上海等地建设邮轮物资供应全球采购综合保障中心。
此外,加快推进上海吴淞口、广州南沙、厦门、三亚等邮轮码头新建及改扩建等项目建设,依托辽宁等自贸试验区,加快东北亚等区域性邮轮港口建设。加强港城融合,提升配套购物、餐饮、娱乐、休闲、船员休息等服务能力,积极打造以港口为中心、生态友好的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为旅客及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旅游、休闲生活环境。优化完善集疏运系统,推动上海、天津、广州、三亚等邮轮码头与铁路、公路、民航等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提升邮轮码头至国内旅游景点的通行能力和效率。
在人才培养方面,鼓励校企等多方合作共同培养专业化、国际化人才,加强邮轮设计建造、邮轮及港口经营管理等人才队伍建设。
电影界2022-05-25 20:1905-25 20:19
电影界2022-05-25 20:1505-25 20:15
电影界2022-05-25 20:1505-25 20:15
电影界2022-05-25 19:5705-25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