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今年我国新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面积超7900万亩

财经 北京商报网 2018-07-11 11:55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杨忆霖)7月10日,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大力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我国坚定不移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截至2017年底,全国改革实施面积累计达到5200万亩以上,改革实施范围稳步扩大,节水成效初显,探索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和经验。而根据各地2018年度改革实施计划,今年新增改革实施面积7900万亩以上。

《通知》显示,要狠抓改革重点区域。“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增的2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上年被批准认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要全部纳入年度改革实施计划,率先开展改革,力争打造改革样板,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新建、改扩建农田水利工程要同步实施改革,建立促进农业节水的体制机制。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要同步推进机制建立,明确将计量设施建设、相关机制建立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

《通知》明确,要因地制宜设计改革方案。计量设施建设方面,可选择量水槽、量水堰、量水标尺等设施或“以电折水”等方式,满足基本的计量需求;工程管护模式方面,可因地制宜选择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水管单位专业化管理、购买社会化服务等模式,建立健全农田灌排设施管护体制机制。

此外,《通知》强调,2018年底前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台账的建立工作。梳理各市、县和灌区种植结构、灌溉方式、工程状况、计量设施、水权制度、管护模式、供水成本、水价水平、水费收取、财政补贴等方面的现状,明确需实施改革的总面积及相应改革任务,今年年底,将有关数据录入水价改革信息管理系统,制定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

据悉,2016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水价、水权、奖补和建管等机制,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随后,各级政府落实改革主体责任,遵循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的原则,统筹机制建立和工程建设,逐步扩大改革实施范围。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全国近800个县(灌区)开展了改革试点,其中2017年新增改革实施面积3000万亩以上。试点区节水成效初显,亩均节水约100立方米,灌溉周期平均缩短约20%。

业内专家指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综合手段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农业用水总量和强度。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属于中度缺水的国家,华北则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农业是我国用水大户,占总用水量60%以上。在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同时,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粗放、浪费用水问题普遍存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仍普遍存在,农业用水跑冒滴漏问题严重。据统计,2017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542,远低于0.7—0.8的世界先进水平,节水潜力巨大。

也有专家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水价总体低于成本水平,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经费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统筹价格和补贴,构建农田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机制,有利于从根本上破解农田水利工程“有人建、没人管”的顽瘴痼疾,进而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同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通过设施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在水资源稀缺的国情下,有利于用更少的水资源,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粮食,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这方面的成效在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等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已经得到证明。

责任编辑: 3965LC

责任编辑: 3965LC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