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央视怒怼李彦宏:信任被辜负,谁说“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

财经 云掌财经网 2018-03-28 16:20

3月26日的中国发展论坛上,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说,中国人对隐私的观念开放,很多人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对比之下,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则刚刚在9家报纸上为“信任的违背”登报道歉,高下立判。

央视怒怼李彦宏:信任被辜负,谁说“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

这句话是很有争议性的,在李彦宏看来,隐私与便利是一体两面,用户要想获得便利服务,就要放弃隐私,反过来亦然。在个人隐私信息频频遭到网络泄露、非法侵犯的环境下,显然网友是无法接受这个观点的,集体对李彦宏发起质疑和批评,认为其过度看中企业利益,而漠视对用户的隐私保护。

许多软件被无奈过度授权

在山东济南工作的张敏下载了一款手电筒软件。在下载页,这款软件被标注为“官方、安全、MTC认证”,已被下载过1856万次。安装时张敏发现,该软件要求获得通讯录、拍摄照片和视频、录音、位置等10多项与之主要功能无关的权限。“只有手电筒照明功能,只使用摄像头即可,要通讯录这些无关的权限干嘛呢?”张敏对此表示质疑。

记者调查发现,张敏遇到的并非个别现象。如另一款下载量为1998万的手电筒软件,要求获得的权限竟然多达30项。

有用户表示,“虽然知道这样做会泄露隐私,但为正常使用软件,不得不‘被同意’、 ‘被授权’。”

央视怒怼李彦宏:信任被辜负,谁说“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

在数据就是资源的当下,商家们想要抢占宝贵资源,是不是也得在保证用户隐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呢?谁来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不可否认,网络信息技术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便利服务,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促进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技术。但是,随之而来的个人隐私泄露、被侵犯等问题,也成为公众挥之不去的烦恼,亦引发各界对网络公司的质疑,认为商家有滥用技术之嫌,呼吁约束网络公司行为,将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放在首位。

目前网络公司均以大数据为依托,收集了海量用户数据信息,其中包括个人敏感信息、网络使用轨迹信息等,网络公司从中深度挖掘开发商业价值,并以此掌握了用户的个人详细情况,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可见,大数据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公司合法合理使用,可以为用户带来各种便利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但是如果滥用技术,就会对用户隐私信息带来安全隐患。

央视怒怼李彦宏:信任被辜负,谁说“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

现在网络公司为用户提供服务之时,需要签订各种许可协议,以获取用户个人相关信息资料,但均为格式合同,用户不同意,就不能享受到相应的服务。由此可见,并非用户不在乎个人隐私信息,而是没有其他选择余地,要使用网络服务,就要放弃部分个人隐私信息,将风险暴露在网络公司面前。

网络公司出于商业开发考虑,竭尽全力收集和挖掘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如今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网络公司掌握到最全面的信息,甚至比用户自己还了解自己。用户为了便利的网络服务,交出了个人隐私信息,在网络公司面前成为赤裸裸的透明人,却无法享受到安全无忧的隐私保护,这能够称之为公平吗?

李彦宏真心话脱口而出?

李彦宏这番话引发舆论反弹,并不意外。但百度选择在脸书焦头烂额、全世界眉头一紧之际说出这样的话,有点意外。而人们最害怕的,不是李彦宏往枪口上撞说了错话,而或许是他说了真心话,是科技巨头对用户核心利益的熟视无睹,成为一种脱口而出。

央视怒怼李彦宏:信任被辜负,谁说“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

中国的用户何曾不在意自己的隐私?当算法与大数据正以水银泻地一般进入各领域,无论算法推荐新闻、大数据消费,还是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治理,大数据无处不在,也正给这个时代带来惊喜。但随之而来的也有隐私问题。算法推荐让新闻无比精准,也将个人阅读习惯完全记在账上;电商平台上稍作浏览,同类商品立马展现在其他网页,用户毫无隐私可言;疑似大数据杀熟案例相继曝光,数据巨头是不是要将消费者的剩余价值吃干榨尽?当大数据为时代精准画像,人们却仍在继续使用,这难免就有成为透明人的忧虑。

即使国内用户的习惯,恰如李彦宏所讲,为效率可以放弃隐私,但那并非他们“愿意”,而是“不得不”。随着各色电信诈骗曝光,网站撞库风险加剧,用户对于自己的隐私何尝没有清醒认识?但完全靠自己捂住隐私,非不为也,不能也。相对应的,一个垄断平台比谁都清楚,当“互联网+”重新界定生活方式,在各色长长的协议上,用户除了按下“同意”,其实别无选择。用户选择不断让渡隐私权、在使用权面前低头,除了“离不开”,无非是基于这样一种最后的信念:大公司至少比小公司靠谱,他们能够守护隐私,这对企业也有利。

信任绝不应该被辜负

信任绝不应该被辜负,焦虑应该被更妥善地回应。面对迭出的大数据负面新闻,科技巨头恰恰应挺在前面,以切实行动给人以信心。当然,仅仅表态依然不够,当数字规则远远落后于数字生活,当务之急是为大数据使用建立更完善的原则。

北京时间3月22日凌晨,扎克伯格终于在其个人Facebook页面上发表了一份声明,承认在保护用户数据方面,Facebook“犯了错误“,关于数据泄漏,保护不了用户信息,就不配提供服务。

央视怒怼李彦宏:信任被辜负,谁说“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

作为Facebook的创始人,他需要为平台上发生的所有事负总责任,并提出了多项加强用户数据保护的措施。

扎克伯格说,2007年我们发布了Facebook平台,愿景是更多应用应当社交化。用户的日程表应当能显示好友的生日,地图应当能显示好友的居住地,通讯录应当能显示联系人的照片。为此,我们允许用户登录应用,分享哪些人是自己的好友以及他们的部分信息。

在中国,两会期间,就有委员建议应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法,对用户数据保护进行更清晰的定义,制定用户隐私信息保护“三原则”。这三原则其实也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因为无论是将数据信息视作用户个人资产,还是保障用户对数据使用的知情权、选择权,或是明确互联网公司对用户数据信息的安全责任,都将有力地提升用户的数据利益。事实也是如此,当人们的消费越来越多地体现为数字消费,对消费者安全权的保护也应该从传统意义上的人身安全权、财产安全权向数据安全权拓展。

立足互联网时代,数据已成为界定一个人网络属性的细胞,它早已不再是“身外之物”。脸书的危机足以表明,数据滥用将会带来不可控的后果,对数据的保护,再怎么用力都不为过。而要保障个人隐私权利,保证大数据不被异化,既需要监管部门尽快拿出强化隐私保护的互联网法则,也需要科技公司更有良知、更有担当,让大数据在善意的边界内蓬勃发展。这一点,脸书看起来似乎是懂了,百度也必须得懂。

责任编辑: 3858NCY

责任编辑: 3858NCY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