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打造健康产业新生态,促进行业合规化,优化发展新环境,中健锘骅(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健锘骅)于8月1日携手杭报集团看看浙江召开“健康公益进社区工程”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健锘骅与首批四家战略合作单位——杭报集团看看浙江、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江西邦泰绿色生物合成生态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江西隆平膳食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成功举行了签约仪式。中健锘骅代表及四家签约单位代表共同出席活动,见证了“健康公益进社区工程”启动及战略合作达成的重要时刻。
(活动现场)
中健锘骅(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依托央企中国健康产业投资基金背书、政府支持的大型健康领域综合性企业,公司贯彻落实国家《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以“以国民健康为己任,为人民健康把关”为宗旨,凭借“央企背书+品质保障+官方助力”的核心优势,构建权威健康平台,引领行业合规化发展,打造健康产业新生态。
签约现场气氛热烈,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就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展开深入交流。活动现场,中健锘骅宣布将与杭报集团看看浙江启动“健康公益进社区工程”,工程内容包括:联合公安部门制作健康公益反诈系列宣传片;开展健康公益讲座进社区;组织健康公益体检活动;构建健康生态全流程溯源体系,以AI智能助力健康产业,并拍摄国内首个大型健康产品类纪录片——健康溯源“寻根”。
(中键锘骅与杭报集团看看浙江现场签约)
宣传助健康 公益进社区
杭报集团看看浙江作为专业的媒体宣发平台,拥有国内外数百家媒体资源,在品牌推广、文化挖掘、专业团队和全国社区网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健锘骅携手杭报集团看看浙江启动“健康公益进社区工程”,深耕认知教育、宣传健康知识、规范产业市场;利用现有全国社区网络资源和专业级专家团队,布局社区服务中心,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正规平台,重建消费者对健康产业的认知。系列健康公益进社区活动将在浙江省率先实施,后续在全国社区有序推进。
(中健锘骅与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现场签约)
科研强支撑 成果优转化
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科研实力雄厚,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目前,在嘉兴已累计共建25家工程中心,现有全职科研人员600余人,已建有3个专业研究所、4个省级及以上公共服务平台和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涵盖信息技术、生态环境、检验检测等众多领域。中健锘骅将加大与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合作,着力构建“产品研发-示范应用-规模产业化”的成果转化产业链,共建健康产业新生态。
(中键锘骅与江西邦泰现场签约)
控产品标准 传健康知识
江西邦泰绿色生物合成生态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是国内生物合成领域的标杆企业,由傅荣昭博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突破传统技术壁垒,将中药材与现代生物工程深度融合,打造出高效、安全、可追溯的药食同源产品。双方将在酶催化技术,优化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效率等方面合作,并通过中国健康平台,将傅荣昭博士团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大众的健康产品,惠及千家万户。
(中健锘骅与江西隆平膳食现场签约)
赋能药食同源 共筑健康未来
江西隆平膳食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依托于袁老(已故袁隆平院士)“种业振兴”战略,构建覆盖“种子研发-有机种植-功能食品开发”的全产业链闭环。其隆平米业有机种植基地、药食同源深加工实验室及全链路质量追溯系统都具备严格审核标准。未来双方将通过合作,共同打造药食同源领域‘种子到餐桌’的可信产业链,把控平台健康领域产品。活动现场,江西省赣江新区新祺周管理处相关领导共同见证了两家公司的签约。
仪式后,中健锘骅代表吴泽表示,“此次签约是健康产业领域的一次重要合作,对于推动行业的协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希望各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精诚合作,携手共进,为打造健康产业新生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各方也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产品创新、市场推广、行业规范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提升健康产业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引导健康消费新观念,促进行业合规化发展。
此次签约仪式的成功举行,标志着各方在健康产业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必将有效整合资源,激发创新活力,促进行业合规发展,不断优化健康产业发展环境,为健康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开启健康产业发展的新篇章。(金雨柯)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演变、“去美元化”趋势加速、国内政策积极转型的背景下,中国资产正迎来历史性的价值重估机遇。7月28日,泰康基金举行“乘势而上 行稳致远”2025泰康基金中期投资策略会,三位基金经理范子铭、吴斯泓、马双在会上深入剖析了全球经济变局下的投资脉络。面对“去美元化”浪潮、关税博弈与国内“反内卷”政策转型,泰康基金认为流动性外溢将利好中国资产,并详解了下半年的核心配置逻辑。
弱美元周期确立,全球流动性外溢利好中国资产
范子铭指出,当前市场反弹并非简单的技术性修复,而是全球货币体系深刻变革所触发的价值重估。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组合拳”正在持续侵蚀美元的信用基石;另一方面,年初以来欧洲与日本经济的超预期复苏,与美国自身经济数据的相对疲软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基本面差异的扩大,进一步强化了美元中期趋弱的确定性。
美元体系的松动,引发了全球资本流动的再平衡,中国资产在此轮再平衡中占据显著优势。一方面,从全球估值比较来看,以PB-ROE模型衡量,沪深300、恒生指数及恒生国企指数为代表的中国核心权益资产,相较于全球其他非美市场仍存在显著折价。具体而言,沪深300的估值(PB)相较可比市场仍有约13%的提升空间,而MSCI中国指数的潜在空间更达17%。另一方面,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严重不足,蕴藏着巨大的回补潜力。根据高盛统计,在其跟踪的496只全球共同基金(样本规模约9000亿美元)中,高达86%的基金目前处于低配中国状态,其中近半数(226只)甚至完全零持仓。若全球主动型资金仅按照MSCI指数权重进行基准配置,潜在流入中国股市的资金规模或可高达440亿美元。(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年7月)
国内韧性托底,下半年“反内卷”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国资产吸引力的提升,不仅源于外部环境的催化,更离不开国内基本面的支撑与政策面的积极变化。回顾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韧性超出市场预期,归功于“财政前置发力”与“关税博弈下的抢出口”双轮驱动。财政方面,不同于过去三年,今年财政靠前发力特征显著,特别是化债资金和以旧换新等政策的资金前置,有效支撑了基建投资和中低线城市的消费增长。
Wind数据显示,2025年广义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较去年提升了1.5个百分点,对经济形成了坚实的托底效应,并维持了流动性环境的充裕。反映在货币层面,政府债券的集中发行成为M2增速持续高于名义GDP的核心推手,以M2-名义GDP表征的“剩余流动性”环境好于去年底预期,且预计未来一个季度仍将维持宽松格局。
出口方面,受美国加征关税预期影响,“抢出口”行为推高了贸易顺差,带动工业生产维持较高景气度,成为支撑二季度GDP亮眼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望下半年,动能转换的挑战亦不容忽视。范子铭指出,PMI新出口订单等领先指标已显露下行苗头,净出口对GDP的拉动效应正在回落。同时,财政支出的可持续性也需关注。虽然截至4月广义财政支出累计增速达7.2%,显著高于去年底的2.7%,但相关测算结果显示,全年增速中枢或将回落至5.3%左右,结合基数和发债节奏判断,9月之后财政支出增速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放缓,且财政收入(尤其是税收)压力犹存。(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年7月)
在此背景下,国内“反内卷”政策的推进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吴斯泓深入分析了其独特性和复杂性。他表示本轮政策与2015-2016年供给侧改革存在明显差异:本轮更侧重于解决中下游行业的价格无序竞争问题,但面临的约束也更多元,包括如何实现地方政府激励相容、需求侧工具的差异性运用,以及产业链传导中可能出现的矛盾——贸然对上游提价可能进一步挤压中下游(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根据制造业调研相关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企业仍在观望政策细则的落地。因此,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及其对市场预期的引导,或将成为影响微观主体行为和经济内生动能恢复的关键。
攻守兼备:弱美元周期下的中国资产配置图谱
基于对宏观图景的深刻洞察,三位基金经理为投资者勾勒出清晰而务实的配置路径:
范子铭形象地将当前市场结构比喻为“杠铃”。他认为,在低PPI环境下(周期股承压),“流动性充裕+供给受限+财政/信用风险兜底”的逻辑映射到股市,形成了两端发力、中间承压的格局。
“杠铃”的一端是具备“准国家财政”信用优势的国有大型银行。其核心逻辑在于经营资质稀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定调“做优做强”、财政转向对其资产质量的支撑,以及在去美元化背景下吸引非美经济体的资金回流。另一端则是受益于IPO暂停带来的“壳价值”回归、以及充沛流动性环境下的优质小微/微盘股。信用风险的抑制(强监管与信贷支持)也降低了其尾部风险。然而,范子铭也提示:当前中证1000与中证2000指数成分股的成交额占比已攀升至过去十年高位,短期交易拥挤风险显著,投资者需对此保持清醒。整个“杠铃结构”的维系,高度依赖剩余流动性环境的持续宽松。
吴斯泓对下半年债市持积极但审慎的态度。他认为,由于PPI已连续13个季度环比为负,工业企业产销率处于历史低位,并不支持利率持续上行。因此,“逢调整买入”仍是核心操作策略。若市场因“反内卷”政策超预期或股市表现强劲等因素出现调整,将是较好的介入时机。展望四季度,基本面现实可能重新主导市场,届时利率下行的空间有望打开。在信用债领域,吴斯泓则提示需“特别关注信用风险”。他同时指出,低利率环境(如3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提升银行股股息率吸引力、支撑股市的重要基石之一。
马双则聚焦于对冲美元风险和捕捉结构性收益的领域。他看好黄金的配置价值,认为美元信用松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以及地缘风险迭起,共同构筑了黄金的坚实支撑。投资框架需动态跟踪美元信用、美国财政赤字及地缘冲突三大核心因子。对于近期火热的REITs市场,马双提出了“五因素分析法”,强调政策支持(如保障房REITs扩容)、估值面、资金面、供需关系及基本面的综合研判缺一不可。在美股配置上,马双指出,美国企业的盈利增速已开始落后于欧洲和日本同行,投资者若需配置美股,或应将重心转向那些能够凭借强大海外业务、在美元贬值中受益的科技巨头。
风险提示:嘉宾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嘉宾观点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者投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请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TOM2025-08-04 17:2608-04 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