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方彬楠 冉黎黎)11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不折不扣、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表示,核酸检测是疫情早发现的重要手段,是评估疫情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防范疫情传播扩散的重要前提。无论是防控方案的第九版,还是这次二十条优化调整措施,都对常态化核酸检测和发生本土疫情后的区域核酸检测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各地要基于疫情风险,科学精准组织开展核酸检测,“既不能层层加码,也不能随意减码”。
在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方面,沈洪兵表示,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主要是严格落实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要求,做到应检尽检,确保高质量、符合频次要求的核酸检测,不得随意不检、漏检,也不能擅自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在发生本土疫情后的区域核酸检测要求方面,沈洪兵介绍,发生本土疫情后,要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根据疫情发生地区人口规模大小、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综合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检测人群的范围、频次和先后顺序。
此外,关于公共场所查验核酸检测证明的有关要求,沈洪兵介绍,为有效防范疫情扩散蔓延,跨区域流动人员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抵达目的地后要按照属地要求进行“落地检”,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人员需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予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以上内容转自“北京商报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北京商报网站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热点科技网2022-11-18 14:5511-18 14:55
TOM2022-11-18 14:4911-18 14:49
TOM2022-11-18 14:4511-18 14:45
TOM2022-11-18 14:3511-18 14:35
TOM2022-11-18 14:3511-18 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