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清北“卷进”比亚迪

财经 汽车公社 2022-11-15 13:19

技术体系、企业能力的激烈拼杀,到头来都是人才的竞争。

前两天,一位传统工科方向的清华大学博士在知乎上感慨,因被老板耽误,科研成果只够勉强毕业,感谢比亚迪,给了他第一个offer。让这个寒气逼人的秋招,有了一丝暖意。

乌卡时代,转折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去年,一边是义无反顾的转型浪潮下,相关领域出现大量人才缺口,一边是持续多年的互联网红利逐渐褪去,吸引力缩水。

大厂们尤其是新势力纷纷加入到疯狂的“抢人大战”之中,重金吸引下,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人才都在发生流转,向着头部新势力汇集,对应届生人才的抢夺也达到白热化阶段。

640 (1)

只是,在供应链不稳定、疫情反复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之下,企业的运营成本与风险也在与日俱增。此前奉行“大力出奇迹”的人才扩张策略到了今年却开始急转直下。

 

比亚迪,“不差钱”

今年中旬,理想、小鹏等头部新势力接连发生“毁约校招应届生”事件;到了年末,前脚威马与FF开始降薪自救,后脚小马智行又被曝出“闪电裁员”,其中有不少人就是刚招的应届生。

在当前经营环境承压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内部不得不通过组织架构调整,优化部门配置,裁撤冗余员工等举措,减少薪资成本,以降本增效的方式强化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但现在春风得意的比亚迪显然会是个异类。前段时间,社交媒体上有人发布消息称,2022年招聘,比亚迪收到了20万份简历。其中,新增员工中的清北毕业生数量,超过比亚迪过去二十多年入职的清北毕业生存量。

近期,又有人爆料,有清华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比亚迪拿到40万出头的年薪,薪资水平甚至超过了他拿到offer的另一家互联网大厂。“颠覆了以往对传统制造业的薪酬认知”是不少人的第一反应。

640 (2)

春风得意马蹄疾,在一份份月销超过20万的成绩单面前,盈利能力的显着增强,不仅给了比亚迪大规模“豪爽抢人”的底气,也让企业的吸引力大幅提升。

根据比亚迪2022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主营收入2676.88亿元,同比上升84.37%;净利润93.11亿元,同比上升281.13%,其中第三季度主营收入1170.81亿元,同比上升115.59%;净利润57.16亿元,同比上升350.26%。

与此同时,刚刚过去的10月份,比亚迪销量达到21.8万辆,同比增长142%,环比增长8%,单月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并已连续三个月登上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榜首,2022年前十个月,比亚迪累计销量已达140.3万辆,同比增长159%。

可见,比亚迪正在迅速迈入大幅扩张的市场周期之内,这必然会导致其在渠道、用户、研发、生产、技术等多个产业链条里出现人才缺口。以优渥的薪资水平大范围招揽人才,展开“抢人大战”,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更何况,比亚迪是一个多元化、高度集成、高度垂直整合的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都有着广泛布局,这意味着一旦比亚迪的生产制造体系内某个环节出现人才缺口,那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上下游垂直整合的各个领域可能都需要补强相关人才梯队。

640 (3)

而且,行业内相关人士透露,在比亚迪一贯的人才机制里,一个岗位往往会有两个或者三个储备人才,通过人才冗余的形式,完成人才筹备,形成内部竞争,激发企业活力

所以,在企业规模上,到2022年,比亚迪的员工人数已经接近23万。而长城在职员工数量为7万左右,吉利的员工数量约为12万,两者相加也比不上比亚迪的体量。并且,同样是2023校招,相比于长城释放出的700+岗位、吉利释放出的5000+岗位,比亚迪一股脑提供30000+岗位。

事实上,按照以往比亚迪的技术发展节奏,当技术创新产品被市场大规模验证时,其就会开始加大投入,缩短研发的时间成本。“比亚迪混动的软件控制策略与硬件集成等关键技术,都是在当时规划并招募大量专家来做重点突破的。”

如今,行业技术迭代更新的速率超乎想象,比亚迪站在潮头,一举一动都会被竞争对手反复放大研究,一个不小心便会被无情超越,想要保持市场的持续领先,除了奋力奔跑别无它法。

640 (4)

无论是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还是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比亚迪的技术体系必须要和时间赛跑。而高端的人才意味着价值和经验,意味着时间和效率。现实便是,谁能在这个时代率先完成技术布局与产品落地,谁就有改写规则的机会。

还有关键的一点在于,一直以来在智能化领域都有所缺失的比亚迪正有意将这块短板补齐,也正在密集地招揽扩大自动驾驶领域的相关软硬件自研团队。

是的,没错,比亚迪不仅要开发自动驾驶算法,更要研发智能座舱芯片。在王传福看来,跳过芯片去做操作系统和算法毫无意义。拿不到芯片,就没办法打造自己的生态圈。

此前便有媒体报道指出,比亚迪正计划自主研发智能驾驶专用芯片,该项目由比亚迪半导体团队牵头,已经向设计公司发出需求,同时自身也在招募BSP技术团队。

现今,正值行业的寒气传遍各大自动驾驶公司,足以见得自研自动驾驶相关软硬件的难度。即便疯狂如马斯克也亲口承认,低估了开发安全可靠的自动驾驶汽车的难度。

640 (5)

比亚迪入局自动驾驶,充足的高端人才与充沛的资金支持缺一不可,这或许也促成了比亚迪拉开“抢人”大幕,毕竟技术体系、企业能力的激烈拼杀,到头来都是人才的竞争。

 

稳定,最重要

之前,网络上一张2022年比亚迪校招薪资表的图片广为流传,其中显示,C9F硕年薪为27万元,再往下按照985、211、双非硕、双非本等依次递减。

如若消息属实,按照往年的就业形势来说,竞争力是相当有限的。但在目睹一系列“被毕业”、“被优化”的行业事件后,初入社会的天之骄子们开始意识到,目前的互联网行业正在遭遇结构性的挑战和改变,已经不再是挤破头都要进去的“最优选”。

在清华大学2021年的就业报告中,去往体制内的毕业生近7成,就业形势严峻带来的不确定映射在清华学子中尚且如此,不怪有人调侃“宇宙尽头是编制。”而编制的背后写着大大的两个字:稳定。

640 (6)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停选赛道,现阶段,汽车行业的想象空间是最大的。”行业掀起“抢人大战”时,电动化与智能化给予了每个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可当产业遭遇冲击,格局发生偏转,各大企业本身的人才结构趋于成形,那股抢人的热潮也逐渐消散,部分腰部甚至是头部的新势力以及新兴供应商都进入到降本增效的逼仄通道之内。

此时,原本趋之若鹜的新势力就业机会也不再那么具有吸引力,反倒是传统车企,尤其是比亚迪这类强势企业。它在发展势头以及资金链条件等方面要远远优于新势力,在薪资待遇以及人才制度等方面又会比诸多其他传统企业灵活,那么在权衡利弊之下,入职比亚迪更是代表着一种稳妥与稳定。

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也直接反映市场的发展现状,比亚迪的强势只是这个时代的缩影。其实近两年来,从传统车企到新势力,从互联网到计算机半导体领域,人才之争复杂且多向,但总体逃不脱“弱肉强食”四个大字。

640

当然,“流动”意味着生命力与活力。对于一个行业、一家企业来说,适当的人才流动可以防止思想固化,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打破行业的界限,加速行业融合发展。

但像比亚迪如此大手笔的“全部招致麾下”,其实也有一定的隐患,那便是部门内部往往竞争激烈,一旦无法得到系统系的培养,则容易成为比亚迪高速扩张下的牺牲品。

总而言之,行业转型的浪潮滚滚向前,前方是一场场“立体战争”,此时占据人才高地,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 cxr4186

责任编辑: cxr4186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