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对于电动汽车、能源网和其他应用来说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技术,因为它们由丰富的材料制成。这些材料能量密集、不易燃并且在较低温度下运行良好。然而,它们却只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备胎”。这是因为,现代电子产品中的锂离子电池可以充电数千次,但大多数钠离子电池只能循环其中的一小部分。
耐用性差源于电池运行过程中的特定原子重组—P2-O2相变—因为离子穿过电池无序晶体结构并最终破坏它们。虽然研究人员对相变很感兴趣,但其背后的机制一直难以研究,尤其是在电池运行期间。
近日,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了限制钠离子电池耐用性的根源,为制造商提供了为 21 世纪供电的新策略。
研究表明,随着钠离子在电池中移动,单个颗粒内的晶体层的错误取向会增加,然后这些层在P 2 -O2相变之前突然对齐。
研究作者Singer说:“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关键机制,即在电池充电期间,原子突然重新排列,促进了有缺陷的相变。”
该团队在使用康奈尔高能同步加速器源开发了一种新的 X 射线成像技术,因而能够实时观察电池样本中单个粒子的行为。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计划在未来提出钠离子电池新的设计方案。其中一种可能就是修改电池化学成分,在有缺陷的过渡阶段之前让粒子变得无序。
该研究论文题为“Disorder Dynamics in Battery Nanoparticles During Phase Transitions Revealed by Operando Single-Particle Diffraction”,已发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