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内,如果两人不戴口罩面对面谈话,那么呼吸道飞沫会成为病毒传播(包括新冠病毒)的主要因素。科学家对于空气飞沫是如何传播的产生了兴趣,因此研究者在各种场景中,对尺寸范围从小于1微米到1000微米的粒子的相关行为进行建模探究,但是这项工作也非常具有挑战性。
研究中,团队展示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可以驱动呼吸道液滴从水隧道内的一个人体模型上落下,水隧道以不同的角度倾斜,模仿人上下楼。研究人员发现,模型中不同的尾流,可以观察到两种不同的飞沫散布模式。
研究小组还使用白色树脂3D打印了人体模型,每个模型都有不同的倾斜角度,以代表人在上楼梯时自然做的俯身,以及走下楼梯时的后仰。
他们将每个人体模型放入水隧道后,再将空心玻璃微球引入隧道中。当激光照射时,玻璃微球提供了一种可视化人体模型背后流动运动的方式。这种流动,通常被称为尾流,是使用一种叫做粒子图像测速的技术进行研究的。
在计算机模拟中,低于头部并向地面移动的粒子,被卷入每个人体模型的尾流并向下移动。头部以上的粒子似乎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相对较远的距离,就像它们从头顶发射出来一样。
研究结果发现,上楼梯模型中,粒子如果集中在肩部以下,则会向下移动,移动距离很短。而在下楼梯模型中,分散在人头上的粒子,会被带去很远的距离。
研究人员认为,模型中如果头朝下咳嗽,可以确保大多数水滴进入尾流区域,这样液滴会向下移动,移动距离短。咳嗽时头朝下,可以减少呼吸道飞沫传播。
题为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dispersion of cough-generated droplets from a person going up- or downstairs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美国物理联合会进展》(AIP Advances)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