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距离我们又近了一步。此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先后完成交会对接、航天员驻留、机械臂等平台功能测试,以及空间应用项目设备在轨性能检查。
中国空间站设计在轨飞行10年,具备延寿到15年的能力。除了尽可能地延长空间站的“寿命”,中国空间站的一些零部件还将具备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神奇功能。
(视频截图)
比如——其机械臂具备了舱外状态监视、转移实验舱建造空间站、转移货运飞船载荷、辅助航天员出舱活动、辅助航天员舱外修理、空间站外表破损检查、与实验舱机械臂组合、空间站表面爬行转移、监视外部航天器等多种功能。
据悉,我国从2007年开始就全面启动了空间站机械臂的研发工作,目前已经逐渐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空间站机械臂长度为10.2米,与问天实验舱机械臂组合后长度能达到15米,预计能承载25吨重量。更厉害的是,我国空间站机械臂在移动后也具备载荷抓握的能力,可工作的范围极大扩展。
中国还计划进行11次发射,以运送空间站的3个模块、4次货运飞船发射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并依次围绕核心舱完成组装建造工作。
根据路线图,今年5、6月份,中国将分别实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原定5月20日被推迟)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包括之前的天和核心舱任务,都属于空间站任务关键技术验证阶段5次飞行任务。在5次任务完成后,空间站建造阶段将正式开始。2个阶段任务预计今明2年全部完成。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TOM2022-06-07 11:4806-07 11:48
TOM2022-06-07 10:3306-07 10:33
盖世汽车网2022-06-07 10:3106-07 10:31
TOM2022-06-07 10:2506-07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