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华早报报道,清华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表明,强大的低频声波可以在干旱地区引发降雨。
去年在青藏高原进行的一项天气操纵实验中,研究人员表示,他们通过将一个巨大的扬声器对准天空,结果录得降雨量增加17%。
“中国每年的大气水汽资源总量约为20万亿吨。(但是)只有20%形成到达地面的自然降水,而西部地区的降水转换率甚至更低,”研究人员表示。
该研究成果上周发表在经同行评审的《中国科学技术》(scientific Sinica Technologica)杂志上,该论文称,声能可能改变了云的物理特性,但这种现象的成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与其他造雨技术不同,声音不产生化学污染,也不需要借助“飞机或火箭等空中交通工具”。“而且有可能实现低成本的远程控制,”研究人员说。
扬声器由柴油发动机驱动,能够将30多立方米的空气压缩到标准大气压的10倍左右。然后,该仪器以50赫兹的频率向云层发射声音,大多数人的耳朵几乎察觉不到这种声音,但音量高达160分贝,相当于喷气式发动机全速运行时的噪音水平。
当声波到达离地面约1000米的云层时,其强度会下降30分贝。雷达信号显示,在声爆下形成了更多的水滴。
研究人员认为水滴的增加是由振荡和小粒子合并成大粒子引起的。
在这项研究中,在该设备的有效范围内,即距离声波发生器约500米的半径范围内,降雨量比设备外的区域高出11%到17%。
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参考资料:https://www.scmp.com/news/china/science/article/3120415/lets-get-cloud-chinese-scientists-turn-volume-and-make-it-pour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